出品 | 财银社股票跟投平台
文章 | 张开
编辑 | 毕菏
7月1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阳泉监管分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阳光财险”)阳泉中心支公司因以虚构保险中介业务方式套取费用,被责令改正,处10万元罚款。
同日,据咸阳金融监管分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阳光财险咸阳中心支公司因财务数据不真实、直营业务虚挂中介被罚款28.6万元。
2025年开年至今,阳光财险累计收到16张罚单,罚款金额超500万,违规集中于虚构业务套取费用,编制虚假资料,拒不履行赔付义务等,其中虚构中介业务套费占比超60%。
2025年4月24日,河南许昌中院维持了对阳光财险河南许昌信保部原经理何庭含的判决,一起长达六年的特大信贷欺诈案件正式落地。
据何庭含供述,自2017年起,他为完成总部的业绩指标,以“贷款由公司偿还”承诺和20%返利为诱饵,诱骗客户办理贷款,并通过伪造保险公司公章、虚构客户收入等手段维持骗局。
直到2023年2月份,“贷新还旧”滚出的巨大资金缺口导致众多贷款人的征信逾期,这场骗局才被揭开。
2023年2月19日,河南省许昌市公安局示范区分局以“涉嫌伪造国家机关公文、印章罪”对何庭含立案调查。警方查证,何庭含通过297人,在多家保险、金融机构办理了359笔大额贷款,共计7623万余元,以划扣的利息、保险费等费用折抵本金,尚有1543万元未偿还。
其间,为了弥补资金缺口,何庭含曾在2年间花328万元购买彩票,“想着中一等奖了,能把资金缺口缩小”。
4月24日,许昌市中院对该案作出二审裁定,维持原判。何庭含因贷款诈骗罪、洗钱罪、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处罚金22万元,责令退赔各被害单位损失3236万元。
屡屡因虚构、作假等事项被罚款,严重影响了阳光财险的客户信任度,同时更是对其内控合规方面的一场大考,在案件宣判后更有网友直言道:“伪造文件等违规操作竟能持续6年未被发现?这管理可真够乱的!”
从阳关财险2024年年报来看,阳光财险2024年的资产总额为594.58亿元,较2023年的553.83亿元增长7.38%,表明公司规模持续扩张。
从资产构成看,金融投资占比显著提升: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107.70亿元、其他债权投资197.10亿元及其他权益工具投资63.93亿元合计占总资产的62.5%,反映公司加大了资本市场配置力度。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从35.04亿元增至63.93亿元,增幅达82.5%,显示公司战略性地增加了长期股权类资产,以寻求更高收益,但这也带来了更高的市场风险敞口。
流动性方面,货币资金从30.99亿元降至19.33亿元,降幅达37.6%,结合现金流量表,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虽为28.30亿元,但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25.53亿元,表明公司资金更多投向长期资产,可能导致短期流动性承压。
需警惕的是,买入返售金融资产13.37亿元和定期存款3.21亿元规模缩减,进一步印证了流动性收紧的趋势。
负债端,总负债从395.05亿元增至427.64亿元,增幅8.2%,主要源于保险合同负债的增长,由上年度的276.02亿元增至310.62亿元,增幅12.5%,这与保费收入增长直接相关。
2024年,阳光财险净利润为4.35亿元,较2023年的9.94亿元下滑56.2%,这一恶化是财报的核心问题。
营业利润从9.31亿元骤降至2.41亿元,降幅74.1%,反映经营效率下降。营业总收入从471.92亿元增至504.69亿元,增长6.9%,主要由保险服务收入驱动由455.06亿元增至482.62亿元,增幅6.0%。
但营业总支出从462.61亿元增至502.28亿元,增幅8.6%,成本增速超过收入,导致利润率压缩。
具体看保险服务费用475.55亿元和分出保费分摊11.79亿元是主要成本项,其中车险承保综合成本率达99.1%,逼近盈亏平衡点;责任险和货运险成本率分别为105.3%和105.9%,显示部分非车险业务持续亏损。
投资收益从7.52亿元降至4.99亿元,降幅33.6%,主要源于资本市场波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从-2.62亿元转为5.88亿元,但利息收入7.58亿元和投资收益中的股息收入9.22亿元均下滑,反映资产配置收益不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信用减值损失3.50亿元和其他资产减值损失0.52亿元合计增长35.5%,表明资产质量压力上升,尤其是债权投资和应收账款的风险暴露增加。所得税费用从-0.42亿元增至1.71亿元,进一步侵蚀净利润。
综合看,盈利下滑主因是承保业务成本控制不足和投资回报波动,需优化产品结构和资产久期匹配。
从财报来看,对于阳光财险目前所面临的状况,一是规模扩张与盈利下滑并存,资产增长但净利润腰斩,暴露成本控制和投资收益波动问题;二是风险管理有效但资本压力增大,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需警惕后续资本补充需求;三是非车险战略初显成效,但部分业务亏损拖累整体表现。与2023年比,公司从高盈利转入调整期,主因市场环境变化及内部策略执行不足。
相比于财务状况上面临的困境外,阳光财险更急需的是修复已濒临红线的信任度,7623万元骗贷案判决书中的细节令人心悸:涉事经理为填补资金缺口,竟在两年间花费328万元购买彩票“幻想中奖补洞”。
这种赌徒心态恰似阳光财险当前战略的隐喻,用保费规模赌增长,用监管博弈赌时间,然而当罚单密集降临、投诉持续堆积、投资回报褪色,这场赌局已近终盘。
当罚单从监管工具变成业务常态,当财报数据与消费者体验形成平行时空,这家曾创造“阳光速度”的企业,亟需一场刮骨疗毒式的合规重建。
否则,1283亿保费筑起的股票跟投平台,不过是沙上之塔。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免费股票配资网_股票配资导航_股票安全配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