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照
近年来,消费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承担着重要角色。202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明确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持续支持“两重”项目和“两新”政策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积极应对国内需求不足的挑战。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特别是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成为大力提振消费的重要任务。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有哪些考虑?如何更好放大其政策效应呢?
一方面,我国有撬动消费增量空间的现实需求和潜力。随着居民的品质生活新需求不断增强,消费者对消费品性能、安全的关注度逐渐提升,对消费品的追求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这一转变就能带来不小的消费增量。
另一方面,这也是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的务实举措。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能为产业优化结构、转型升级提供重要助力。随着消费品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的逐步提高,传统生产模式已难以适应市场需求,为了促进消费品更新换代,企业会不断推动生产技术创新、高效利用生产要素,助推相关产业转型升级,为更好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夯实基础。
近年来,绿色消费理念已逐步渗透到居民的衣、食、住、行、用等多个领域,但进一步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还存在一些堵点。旧消费品回收链条不够畅通,绿色低碳服务标准、认证、标识体系仍有待健全,等等。推动新一轮大规模消费品以旧换新,需进一步解决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过程中的堵点问题,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例如,在推动“以旧换新”过程中,通过加快完善可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来促进企业加强对旧消费品的回收利用,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又如,在汽车、家电、家装厨卫、电动自行车等重点消费品领域,整合行业协会、企业、研究机构等资源,健全相关标准,倡导购买和使用绿色消费品,提升消费的“含绿量”。
进一步放大“以旧换新”的政策效应,需更好把握居民消费升级机遇,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努力调动各类主体积极性。一是充分发挥经营主体作用。引导生产企业加强消费品研发设计、推动产品性能的迭代升级,鼓励流通企业利用线上线下(300959)渠道设立“以旧换新”销售专区,同时支持可再生资源回收领域龙头企业发展。二是落实财税支持政策。以财政资金支持撬动社会资本投入,支持企业开展促销优惠活动,更大力度推动消费品置换更新。可以考虑落实“反向开票”等惠企政策,让企业得到“真金白银”的支持。三是发挥金融支持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聚焦“以旧换新”领域开发广覆盖、差异化的消费信贷、保险等产品,合理确定消费信贷产品的首付比例、贷款利率和还款期限,完善保险产品的定价和理赔管理。四是营造良好环境。加快完善重点消费品领域的标准认证体系,鼓励各方采信认证结果。引导行业加强自律性监管,完善消费者投诉处理反馈制度,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免费股票配资网_股票配资导航_股票安全配资观点